六、文化课(课时10-11)

       文化课的形式比较灵活,老师们可以根据您的教学条件和学生需求自行安排、设计。以下为我们做过的一些活动,供老师们参考。教第一课“中国饮食”时,我们带学生们去参观了科罗拉多博尔德大学的艺术博物馆,集中参观了一些中国古代的炊具以及模型。我们提前联系了博物馆的老师,安排了导览和一些互动活动。另外,还是在学第一课时,我们给学生介绍了一些著名外国品牌(包括饮食品牌)的中文翻译,简单介绍了翻译方法。然后请学生找一些英文词(e.g., hacker, vitamin, sprite)的中文翻译,请他们评价这些翻译怎么样。再请学生自己试着翻译一些品牌名。在学第二课“节日”时,我们带领学生学习了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欣赏了王菲唱的《明月几时有》。教第九课“同性恋和跨性别群体”时用一节课的时间观看了导演吴皓拍摄的纪录片《我们一家人》,然后在下一节课上讨论了这部纪录片,具体可以参见第九课的“文化课教学设计”。其它的活动还包括学写书法、学下中国象棋、玩猜词游戏和“谁是卧底”游戏等。

       另外,针对在判作文时发现的问题,我们也设计过专门的写作课。在课上我们重申中文的写作格式,强调标点的规范使用,指出学生习作中常见的错误,并引导学生注意行文逻辑,然后修改自己的文章结构。

       此外,在三年级的中文课上,我们要求学生每学期读一本中文书并写读书报告。我们提前联系我校的图书馆员购置了一批专门为中文二语学习者编写的中文分级读本,这里是这批书籍的目录:https://libguides.colorado.edu/c.php?g=1195910&p=8746312。我们要求学生从这个目录中选一本,然后从学校图书馆借来读。然后我们利用文化课的时间也举办过读书会的活动,即每位学生向同学介绍自己读过的这本中文书。

       值得注意的是,大部分文化课都是用中文教学。我们要求在三年级的中文课堂上学生只能说中文,在这些文化课上也不例外。而且文化课所占比重较小,每学期只占5课时左右。但这种课的形式比较活泼,可以作为比较正式的语言教学以外的调剂,因此比较受学生们欢迎,也有利于保持、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另外,文化课这一周不学习新内容,没有其他作业,这也给学生们留出比较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来准备这一课的报告。